由於強調使用宰殺後不久的溫體牛肉而非冷凍肉品,因此在離牛墟(即牛市集)較遠的中、北部非常少。臺南市善化區與鹽水區為目前臺灣主要的牛墟所在,使得臺南的牛肉湯特別普遍。作法是將溫體牛肉切成薄片,以牛大骨熬煮之清湯汆燙至五至七分熟,再搭配白飯或肉燥飯食用。臺南地區之牛肉湯店大多是專賣店,並因牛隻宰殺多在清晨,店家許多約於凌晨五點後即開始營業,故也可作為早餐。
台南牛肉湯都是直接碗中放入牛肉片,直接淋上高湯燙熟,所以都會呈現半紅半熟的牛肉片,很粉嫩的感覺,看起來就非常好吃,稍微咀嚼就入口了,融化在喉頭時有種醇厚的味道,連湯頭喝起來都是鮮美到不行,是用雞湯熬的高湯,非常特別。
將近百年歷史的肉粿,據說起源於台南新化,後來在新化、永康、關廟及歸仁一帶發揚光大,因為台南是農業重鎮,以稻米為主食,因而衍生吃肉粿的習慣,進入台南市後,肉粿演變為他的兄弟──肉圓,做法上一煎一炊,餡料上一個外淋一個內含,各具特色。
台南肉粿最上面的是煎好的蛋並且淋上了醬汁,四周是湯汁與肉塊,而肉粿被埋在最下面,翻開肉粿呈現金黃微焦的狀態,吃起來是感覺像肉圓,但因為煎過得關係又有點像蘿蔔糕,不過口感又更嫩一些,搭配蛋一起吃更順口,肉粿裡頭包覆著新鮮豬絞肉,軟嫩中帶焦香氣,在搭上好吃的醬料。撒上香菜,淋上蒜頭在放上辣椒。超好吃!而湯底是用虱目魚背肉與豬碎肉來熬煮,所以碗裡面清楚可見的就是虱目魚的背肉塊,吃起來感覺層次更多,也更鮮美了一些。
菜粽之所以會成為台南的傳統早餐,是因為以前農人早起做農務,沒有時間起灶煮早餐,所以前一天先綁好菜粽、晚上拿去蒸,到了一大早即可吃,而且菜粽可準備的量比較多,足以供全家吃飽。而因為豬肉較貴,所以吃菜粽而非肉粽。
外表樸實的台南菜粽,淋上醬油膏再灑點香菜,簡簡單單就可以上桌了!因為是用月桃葉包裹在下去蒸煮的,所以一上桌就可以聞到很香的月桃葉氣味,粽葉香氣滲入軟綿的糯米裡頭,吃進嘴巴裡每一口都能嚐到。
在台南吃菜粽有兩個精隨,第一是月桃葉包裹,第二就是要灑上香噴噴的花生粉。而一般吃到的菜粽花生粉都是上桌前才會灑在菜粽上方,但是明和菜粽的花生粉是直接包在菜粽裡面的,所以吃到的每一口糯米都已經跟花生粉融和在一起了!味道更能入到糯米裡面,很香很特別阿! 花生不但圓潤飽滿也蒸煮到十分軟嫩細緻,每一口都可以感受到月桃葉與花生粉的清香,層次分明,口感豐富。